三岁的科大硅谷“长出”了3个“25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0:54:00    

成立三年,科大硅谷孕育了多强的创新能量?

2022年至今,这里“长出”了3个“2500”:新增科技企业超2500家;汇聚高层次人才逾2500名;引育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突破2500亿元。

能量何来?有多重因素叠加: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推进、成果转化的链条畅通、产业培育的模式创新、多元资本及创新生态的打造等等。

然而,创新“大脑”需资源“输血”。这便少不了科大硅谷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网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当需全球创新要素的参与。科大硅谷以合肥为载体,推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创新资源集聚、配置、整合,亦需全球视野。

那么,这张“全球网”如何织就,又如何源源不断导入高能级创新资源,进而赋能合肥乃至安徽科创与产业的跃升?

超链接一:“校友”资源的聚“星”归“谷”

江西出生、浙江大学求学、珠三角就业并创业的梅领亮,如今来到合肥成为“科漂”。6月20日,其团队落户科大硅谷的“合肥科诗特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功。

“我们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已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三年前,这位教授级高工选择在东莞创业,致力水导激光高端装备的国产化替代。

水导激光加工技术是一种对半导体、陶瓷、超硬材料、复合材料等材料进行精准切割的创新技术。其特有工艺克服了传统加工技术存在的诸多痛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和医疗器械等现代工业领域。

远在珠三角的“硬科技”,缘何能千里迢迢奔赴合肥?

“该项目是由中国科大宁波校友会长张文武教授推荐。”科大硅谷公司成果转化中心工作人员丁戊辰道出其中由来。去年底,经推荐,梅领亮团队参加了第三届创业安徽大赛,并在决赛中斩获铜奖,获得了合肥招引。

第三届创业安徽大赛现场意向落地项目签约。人民网记者 王晓飞摄

“我们将总部设在这里。”认准科大硅谷创新生态的梅领亮,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充满期待。

梅领亮的“科漂”之旅,俨然是科大硅谷链接创新要素,让“校友”变“科漂”的生动注脚。“每一位校友都是牵引高科技人才及项目的‘超链接’。”丁戊辰一语道破“天机”。

事实上,早在科大硅谷成立之初,便设有科大硅谷全球校友事务部,使其成为招引校友资源“超链接”之一。仅在去年,该事务部对接全球校友组织超100家,联络校友超3000人次。

而欲成硅谷之“大”,“校友圈”也必先扩容。为此,科大硅谷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球600余家高校院所校友组织,建立起包容开放的校友资源联络与服务机制。

基于此,科大硅谷创新构建“全球校友组织+海内外创新中心+全球合伙人”三位一体的链接模式,畅通海外人才、项目与技术的“回流”渠道。

深层次而言:该模式不只服务当下,更着眼于感召——最大程度招引更多校友归“谷”,进而孕育成一片高能级校友逐梦科创的“科漂乐园”。

超链接二:全球合伙人的“合纵连横”

全球创新资源的“回流”,不仅需感召,也要恪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于是,科大硅谷创新开辟“全球合伙人”的资源链接路径。

“‘科大硅谷’面向全球招募创新合伙人,以市场化方式推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科大硅谷公司董事长吴海龙指明其路径的核心要义。

2023年,璞跃中国成为科大硅谷首批“全球合伙人”。这是一家起源于美国硅谷、在全球布局60多座创新中心、拥有超20年科创服务经验的知名科创平台。

璞跃科大硅谷创新中心开园仪式现场。科大硅谷供图

牵手科大硅谷,并非璞跃的一时兴起。“我们一直在寻找最具活力的创新区域,科大硅谷的创新理念与我们高度契合。”璞跃中国常务副总裁陈志新解释说。

在陈志新看来,“全球合伙人”并非普通合作,而是通过深度“战略协同”构建出的一种“超链接”。

单从形式而言,此种“超链接”可谓创新要素的“合纵连横”。

以酷外科技为例,这家专注于外汇科技与算法的初创公司,核心团队来自斯坦福大学、谷歌、汇丰银行等知名机构,曾获璞跃中国的种子轮投资。

横向上是“内外牵引”。2023年,经璞跃合肥创新中心推荐,酷外科技参加“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从而链接合肥资金、渠道及场景资源,最终落地科大硅谷。同时,得益于璞跃的支持,酷外科技实现对美国市场的“反向”输出,加速了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纵向则是“底层创新”。今年4月,得益于合肥高新区“高新荟”的深度链接,由璞跃中国合肥创新中心联合科大硅谷公司等主办的“向新而行:AI重构能源新生态”活动,吸引一众产业领军企业和创新企业参与,推动了AI与能源领域的场景创新和资源整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科大硅谷已招募超100家全球合伙人机构,在全球13个城市设立创新中心,链接高校和机构资源。

应予指出的是,在观察人士看来,此“超链接”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合伙人的属地优势和深耕领域的资源禀赋,一来通过“异地孵化+本地注册”等形式实现全球创新资源的精准导入,二来采用“基金+基地”方式为引入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在科大硅谷片区,全球合伙人聚焦不同赛道,推动79个“创新单元”启动,实现“一楼一联合体、一单元一产业链”的布局。

超链接三:耐心资本的长期坚守

科技创新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既需突破“从0到1”的爆发力,更需跨越“从1到100”产业化的耐力。

通俗地说,谁有“耐力”,谁便能链接更高端的创新资源。

今年初,安徽树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树突精密”)自主研发的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被国际顶尖期刊《自然》誉为“开启细胞级精准手术新时代”的突破。

树突精密CEO沈来全介绍创新技术。人民网 陶伟摄

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国内超40家一流医院的500多例神经外科手术,显著提升肿瘤切除准确率,填补国内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空白。

鲜为人知的是,树突精密创新技术的“破土”,便源自合肥高新区及科大硅谷的“耐心浇灌”。

早在2018年该团队尚在上海时,便受到合肥高新区的关注。“他们主动和我们接洽,过程非常专业。”树突精密联合创始人王劲宇回忆道。

2020年,科大硅谷子基金合伙人——合肥高新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合肥高投”)又以“陪跑者”身份介入,最终在2024年推动树突精密总部迁入科大硅谷,同时联合省市政府基金对其完成超1亿元的战略投资。

据悉,合肥高投管理着20支基金,总规模近100亿元,其中5亿元专项锚定科大硅谷核心区,助力初创型科技企业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作为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下属的股权投资平台,相较于市场化机构,我们会从兼顾区域发展的视角出发,扶持企业、支持产业、服务经济。”合肥高投重大项目投资二部副总经理张雪松说。

今年,“壮大耐心资本”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主张以耐心资本陪伴科技企业成长,设立的科大硅谷引导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风险容忍度达50%。”吴海龙表示,耐心资本叠加科大硅谷政策支持,对科创企业的吸引力可谓倍增。

数据显示,三年来,科大硅谷引聚各类股权投资基金221支、规模超2500亿元,依托“子基金+直投”双轮驱动,为科技项目提供深度股权赋能。

科大硅谷核心区中安创谷。科大硅谷供图

“厚植创新生态,感召五洲英才。”——这是科大硅谷肩负的创新使命。

而欲完成这项使命,须由全球校友、全球合伙人、耐心资本共建起一个招引全球创新资源的多维度“超链接”。如此,“五洲英才”才会更容易看见安徽,“读懂”合肥,从而奔赴至“科漂新乐园”,筑就“梦想新GUi处”。

陶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