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怪鱼”黑乎乎的,静静趴在河边台阶上。刚巧散步路过的蔡先生定睛一看,这不是娃娃鱼吗?他立即为“怪鱼”采取了防暑降温措施,并联系民警。如今,这条娃娃鱼已被妥善安置在了林屋洞。
8月25日下午5点多,蔡先生沿着姑苏区上塘河散步,在经过来客茂时尚生活中心北侧的河段时,在沿岸河埠的台阶上,发现了这条“怪鱼”,从它的身形长相看,蔡先生断定这是一条大鲵,就是俗称的娃娃鱼。“它体长大约80厘米,当时趴着不动,用木棍碰了下,它一扭动才发现还活着,看起来没什么精神。”蔡先生说,这条娃娃鱼体形较大,在河边相当显眼,没多久就有一群路人围上来看,有人指出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蔡先生将大鲵转移到了灌入冷水的箱子中。市民蔡先生供图
蔡先生当场报了警,在等待时,他上网搜索了解到,娃娃鱼喜欢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域中生活,它们生活的溪流温度一般在10℃至25℃之间,一旦温度达到35℃,大部分个体就会死亡。而当时气温接近40℃,河水的温度也偏高,他担心这条娃娃鱼因此状态不好。于是,他找来一个箱子,往里灌了些自来水,再将娃娃鱼泡到冷水中。

大鲵泡在冷水中。留园派出所供图
没多久,民警赶来将这条娃娃鱼接往了附近的留园派出所。次日,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人员接走了它。记者了解到,目前这条娃娃鱼已经被安置到了吴中区金庭镇林屋洞的大鲵收容救护中心。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大家伙”消毒后进入到温度适宜的水中,状态良好。
苏州市生物学会秘书长戈志强介绍,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野外种群的野生娃娃鱼被列为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它们的生活环境对水质、水温都有很高要求,苏州没有野生娃娃鱼的自然分布,因此这条上塘河中发现的娃娃鱼不可能是误入人类活动区域的野生个体。结合上塘河北侧就是西园寺,推测可能是人工养殖的娃娃鱼被市民购买后放生于此,也可能是从附近养殖场中逃逸出来的个体。
戈志强提醒,娃娃鱼在城市内的河道中很难存活,如果随意放生,无异于将它们置于死地。市民不管是何种方式得到的动物,都不宜在河道中放生,特别是不清楚来源的外来物种,否则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苏报融媒记者 徐璟杰/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