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分类助推人才“由工到匠”“由匠到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7:35:00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公司会多聘任我3年,让我传承非遗技艺多培养几个徒弟,而且待遇跟公司管理层比肩。”近日,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首席工匠刘更生接到了公司继续聘任的通知。作为高技能人才,刘更生到了退休年龄,继续被企业留用。他从事京作硬木家具制作与古旧家具修复43年,从一名木工成长为企业能工巧匠、首届北京大工匠、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今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刘更生的成长历程,是北京建立多层级工匠人才培育体系、大力培养工匠人才的一个缩影。目前,北京市建立起了以大国工匠为引领、北京大工匠(京津冀大工匠)为示范、区(产业)级和企事业单位工匠为主体、基层一线“能工巧匠”“岗位先进”为基础的多层级工匠人才培育体系。

近年来,北京市总工会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精尖”技能人才队伍,制定了《北京工匠人才培育选树工程实施办法(试行)》。根据该办法,从2018年开始,北京每两年培育选树50名左右北京大工匠,每年培育选树100名左右区级(产业级)工匠、300名左右企事业单位工匠。截至目前,北京大工匠选树工作已开展3届,产生北京大工匠68名,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工匠品牌。

据悉,北京市总面向选树出的工匠人才推出多项培育措施,包括依托工匠学院等各级各类平台,举办工匠人才研修班等项目,对技能人才进行多维度培育,实现“由工到匠”“由匠到师”。组织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等开展学习座谈、跨地区协作交流、职工创新成果路演展示等活动。打造“职工匠师队伍”品牌,为职工匠师定制年度学习清单,开展“职工匠师阶梯行动”专项行动等,实施全年度、全过程、分层分类培养,培养认定2024级职工匠师41人,全市职工匠师达169人。

此外,北京市总制定了《首都工匠学院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3年内建设完成“1+40+N”的首都工匠学院体系,到2035年培育北京大工匠300名,推动首都工匠学院体系建设、工匠人才培育工作进入“快车道”。2024年新建首都工匠学院10家,带动各区各产业建立区(产业)级工匠学院42家,设立教育培训示范点137家,开设课程近900门,2021年至今已培训职工近2万名。

据介绍,北京市总设立首都工匠学院补助资金,每年对首都工匠学院(不含首都示范性工匠学院)进行补助,支持首都工匠学院开展工匠人才培养工作,同时鼓励各级工会组织和首都工匠学院所在单位配套补助。定期对首都工匠学院(不含首都示范性工匠学院)建设情况和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指导、监督检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