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深挖地方文化资源 探索“三三三”文化育人模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0 03:40:00    

近年来,湖南科技学院通过完善“三融贯通”课程体系、“三品协同”育人品牌、“三方联动”协同机制,构建起以地方文化为核心驱动的“三三三”文化育人模式,呈现出理念嵌入全程化、品牌协同立体化、机制运转长效化的文化育人特点,为地域文化资源赋能新时代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提供了极具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

践行浸润式育人理念,深化价值引领。学校始终坚持“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核心理念,深度挖掘永州地区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提炼红色人物精神、舜文化的德治思想、柳宗元的民本思想、周敦颐的廉洁文化、国家级非遗女书习俗等文化价值内核,并融入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等,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塑造人格,夯实立德树人的文化根基。

构建品牌化育人方式,实现多维赋能。学校联合地方共建文化育人的“大思政课”特色品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依托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品牌“理响永州”、学校自创的优秀传统文化品牌“舜德学子培育工程”和红色文化实践育人品牌“百年追梦”等,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育人平台,促进思政教育整体性与连贯性发展。

健全共同体育人机制,凝聚协同合力。学校构建以内循环为核心的可持续转化机制,将国家级、省级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转化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三个文化”教学资源库;开设《舜文化专题》《柳文化专题》《湖湘文化外译与传播》等近30门地方文化课程群,将其高效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与一流课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科研—资源—教学”联动的良性循环。

同时,学校搭建以外循环为拓展的校地协同机制,协助祁阳浯溪碑林打造全国首个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依托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砖石质文物智慧化保护利用技术”,将自主研发的数智人“柳宗元”融入虚拟现实场景,打造AI数智人交互式摩崖石刻科普平台和体验式教学空间,融合数字展示、交互体验与智能传播,推动文化育人从课堂延伸至社会,实现机制层面的持续赋能与技术支撑。

(作者:李钢、廖雅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