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土地上最好的庄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4:50:00    

【现场目击】

光明日报记者 闫磊 张文攀

日前,宁夏石嘴山市文化馆,邱华栋、柳建伟、刘亮程等作家与当地的文艺工作者、爱好者齐聚一堂,围绕西北文学创作展开对话。课间,人们三两一组热烈交流着。

“那是我的羊群。”望着窗外溜过的云朵,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高同村的农民作家李成山说。

“那是我东至河滩的碱面。”坐在李成山一旁,来自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的青年作家薛玉玉回应道。

两人在西吉县吉强镇杨河村木兰书院的一次改稿培训会上相识,此次来石嘴山参加宁夏城市文学周课程不期而遇。

“牛价涨了,玉米地里的土肥也拉上了,两岁的小孙子能得很,自己能摸到羊圈里去了……”李成山聊起日常生活,“咱要把咱们的日子好好写呢!”

“李大哥,写着呢,就为当下个高兴。”薛玉玉顿了一下,接着说,“刚才听完杨蕊教授的课,突然意识到,城市文学也好,我们写的乡土文学也好,诚恳是很重要的,生活中的情感是我们需要深挖的点。”

“文学是这块土地上最好的庄稼。我感受到西北浓郁的文学氛围。”李成山也思忖着,“要认认真真、详详细细把家乡农人劳作情景写出来,写出实实在在的乡村变化。”

“许多期刊的编辑老师面对面为农民作家改稿。这样的活动,去年我参加了好几次,每次都有不同收获。”薛玉玉感慨,“上次在木兰书院,《雨花》杂志的向迅编辑给我的小说《珍珠豆儿》作了全方位点评,一下子让我对创作的认识清晰了很多。经过修改,小说还在《黄河文学》期刊上发表了呢。”

“现在,从自治区到市里再到县上,给农民作家的培训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的作品有时还能获得一些奖项,想想就很开心。”李成山黑红宽阔的脸庞漾满笑意,“镇上、书院在举办创作交流活动,等种上玉米,挤出时间,我带自己的新作《笔耕深山》去参加。”

正聊着,宁夏文联主席郭文斌的课开讲了……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9日 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