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目标不放松|仙境深处,古韵与新篇的交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09:02:00    

画河岸边,老人带着孩童嬉戏,其乐融融;海工产业园内,项目建设与企业生产热火朝天;蓬莱阁上,身着汉服的游客流连忘返……这是当下蓬莱古韵与新篇交融的最真实画面。

近年来,锚定“打造经济强区”目标,蓬莱以“一体布局”重塑城市筋骨,以“两翼齐飞”锻造产业引擎,以“神仙生活蓬莱湾”推动文旅融合,奋力建设“新时代的人间仙境”,一座近悦远来的历史之城、现代之城、未来之城,在黄渤海之滨加速崛起。

画河涅槃重生

城市更新绘就宜居底色

盛夏的蓬莱,画河两岸,垂柳轻拂水面;纳凉亭下,不时传出阵阵笑声;浅水边上,孩童追逐嬉闹;石板步道上,市民游客悠然信步;特色文化墙前,相机快门“咔嚓”声此起彼伏……一幅幅生机盎然的“仙境烟火图”,诉说着画河彻底告别了昔日雨季洪水漫溢、旱季河道干涸、平日污水横流的旧模样。

作为蓬莱人民的母亲河,画河的提升改造,群众期盼已久。为此,蓬莱以 “画河一条线”为轴,将河道与两岸环境打磨提升,清淤后的河床上涓涓细流,花草顺着河岸铺成锦缎,修复的古桥连着新修的回廊,墙面上新绘的历史故事与老建筑的飞檐相映成趣。画河涅槃重生,成了市民与游客纳凉闲谈的“生态会客厅”、触摸历史的“文化长廊”。

“画河的改造提升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从治水,到水环境改善与水资源保护,再到两岸沿线环境精细化提升,都是群众的关切。同时,我们通过打造沿线口袋公园与绿地环境,实现‘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的转变。”蓬莱区住建局副局长李海波介绍。

像画河这样“蝶变”新生的城市建设场景正在蓬莱持续上演。锚定“烟台城市综合副中心”的定位,蓬莱聚力完善“一体布局”,奋力重塑城市筋骨。

交通网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蓬莱全区34条主次干道完成新建或改建,15条长期困扰群众出行的“断头路”彻底被打通,“海陆空铁”立体化交通体系加速成形,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生态环境方面,中心城区坚持“见缝插绿”理念,“公园成一环”景观格局初步显现,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成为现实。备受关注的“蓬莱之心”片区开发有序推进,已新增3200余个公共停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题;更提前两年完成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清零任务,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围绕“西游、中城、东产”的空间发展战略,全区74个城建项目陆续实施,蓬莱城市建设正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海工重器出海

“两翼”引擎助产业腾飞

三伏天,走进蓬莱经济开发区,记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扑面热浪,更是海工产业园内项目攻坚与企业生产澎湃热潮。

在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施工现场,38米高的主厂房已经拔地而起,远远望去,已经成为蓬莱海工产业园内的一座“高峰”。走进厂房内,500吨的桥式吊车与重型卷板机等“重器”已经安装完毕,电钻声、焊接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收尾施工与安装,为8月份的试生产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工作。

“选蓬莱,看中的就是港口优势和园区的贴心服务!”上海电气能源重装科技(蓬莱)有限公司生产管理总监范文炯说,“上下游产业链伙伴很多在山东、烟台,落户这里,更能发挥产业链条优势。”为了保障企业超大件顺利运输,园区果断投入1000多万元改造赵格庄桥,将承重从50吨跃升到2000吨,高压线也“钻”进了地下。

不远处,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焊花飞溅,工人们顶着热浪加紧生产。全球已下线最大直径(11.5米)的风电单桩就是出自这里,不断挑战深海风电新纪录。作为亚太地区唯一大型风电单桩出口企业,大金重工凭硬核技术与管理闯荡全球。公司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苏振华透露,集团公司正布局产业链延伸,实现“自产自运”,下半年首艘万吨级特种运输船将下水。创新驱动下,企业产值同比激增86%,订单更是已经排至2027年。

重大项目引领,骨干企业发力,蓬莱海工产业园捷报频传。前不久刚刚公布的2025年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名单中,蓬莱海工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的名字赫然在列。

近三年来,蓬莱海工产业园累计落地项目15个,其中法国液化空气、现代冰轮等6个项目来自世界500强。去年,海工产业集群跻身全省特色产业集群前十位,园区实现产值较2021年增长165%,成为驱动蓬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东翼”。

与此同时,蓬莱“西翼”——以万华蓬莱工业园为龙头的新材料低碳产业园项目突飞猛进,多个项目持续推进,预计今年园区产值较2021年增长超过6倍,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双翼”腾飞的背后,是蓬莱区“招商引资突破年”的强力引擎。蓬莱区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专业招商队伍,以东西“两翼”为主阵地,创新实施招引策略,今年上半年密集开展招商活动20余场,新签约产业项目15个,为“双翼”持续注入强劲动力,绘就蓬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蓝图。

“一张票”畅游蓬莱湾

文旅融合点燃“仙境品牌”

8月11日,在暑期与周末的假期叠加效应下,蓬莱阁振扬门外一大早就已人头攒动。8点45分,伴随着厚重的城门开启,“士兵”出门列阵,“仙子”翩跹而至,一场穿越千年的“开城迎宾”瞬间点燃了游客的热情,让他们瞬间“邂逅唐宋,梦回登州”。

进入景区后,游览线路上更是惊喜不断,东坡把酒临风吟诗、八仙腾云下凡、仙人凌波渡海……沉浸式表演让游客们纷纷驻足,手机镜头忙个不停,蓬莱“人间仙境”的称号顿时变得具象化。“以前就听说蓬莱是神仙住的地方,来了之后才发现还有这么多历史和传说,景色也美,真是来对了。”刚刚给孩子和“八仙”拍完合照的湖北游客王然说。

作为蓬莱旅游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蓬莱阁景区用传统文化讲出了新故事。景区内老北山焕新颜、“八仙过海”索道凌空架、后海栈道蜿蜒行,千年古迹碰撞现代活力。穿上汉服打卡、体验非遗技艺……一个个新业态的开展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向“深度体验”转变,成为蓬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直观缩影。仅8月10日1天。蓬莱阁景区就涌入游客4万多人次。截至目前,今年总接待量同比更是增长15%。

入境游同样火热。抓住240小时过境免签、高铁开通等政策东风,蓬莱区有的放矢,大力开展城市旅游境外营销推介,上半年共吸引包括日韩等在内的入境游客4万多人次。

“上山、下海、登阁、入市”——蓬莱的旅游大格局已然形成,旅游产业发展不断“焕新”。打破了国有、民营企业界限,蓬莱阁景区与三仙山景区、八仙过海景区、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等五大4A级以上旅游景区及各大酒店等携手合作,推出“两天一夜”“三天两夜”等景区联票,实现“一张票”畅游蓬莱湾,使游客在蓬莱的游览时间翻倍。同时,伴随着观光路上巴士专线开通运营,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不断提升完善,游客在蓬莱出行游玩满意度节节攀升。

如今,全域旅游在蓬莱多点开花,以蓬莱阁景区为代表的滨海旅游带,与以丘山谷、东方海岸果谷及艾崮山谷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遥相呼应,30余个特色酒庄、百年老果树、桃李大道等一批景点串珠成链,实现农文旅融合全面提质,“一带、三谷、满天星”的格局内涵日益丰富。

“神仙生活蓬莱湾”,如今正从单点景区迈向文旅融合的“大湾区”时代。数据显示,去年蓬莱区共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2亿元,并成功摘下烟台唯一的省文旅康养强县、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双金招牌”。

从千年古城焕新颜到深蓝动能澎湃不息,从仙境品牌魅力四射到城市发展绘就新景,蓬莱区正以“一体两翼”为战略支点,驱动城市能级、产业层级、文旅品质的全面跃升。曾经看似不可能的海市蜃楼,如今已经成为触手可及的发展实景与幸福画卷。

未来,蓬莱区将继续深耕“仙境、海岸、葡酒、古港”等独特禀赋,加速汇聚新兴产业,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奋力谱写“新时代的人间仙境”的壮丽新篇,为烟台跃升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贡献更多更大力量。(YMG全媒体记者 陆启飞 通讯员 蓬宣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