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详解三伏天养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3:18:00    

【来源:邢台日报】

中医专家详解三伏天养生

本报讯(记者尚子琪)7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三伏天养生”新闻发布会,由市中医医院医生分享中医养生智慧,帮助市民群众安然度过酷暑,保持身心健康。

今年三伏天为7月20日至8月18日,历时30天,是一年中最热、湿气最盛的时期。专家建议,应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暴晒,外出戴帽、备藿香正气水。空调温度不低于26℃,避免直面风口,出汗后别急着冲冷水澡。晨起或傍晚可在阴凉处散步,让身体微微出汗,帮助排湿,但忌大汗淋漓。

关于三伏天作息饮食,专家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6至7点起床,午间可小憩15到30分钟。饮食应以清补为基本原则,少吃酸性食物,减少油腻刺激食物摄入,避免食用寒凉食物。针对夏季出汗多,身体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严重等问题,可食用绿豆汤、冬瓜荷叶汤缓解暑湿困脾、津液损耗。日常可按摩阴陵泉、内关穴、合谷穴,助力“祛湿养心”。运动方面,可选择饭后散步10分钟、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等温和的运动,避免在高温时段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此外,可采用按摩中脘穴、捏脊、泡脚等,调理脾胃功能。

三伏天“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可采用三伏贴、艾灸养生等方式,调理冬季易发作的虚寒性疾病。针对冬季易感冒、怕冷的人群,三伏天可适当吃羊肉、桂圆、生姜等温阳食物。专家表示,“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合,孕妇、阴虚火旺(易口干、便秘)、皮肤溃烂者不宜,建议先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调整方案。暑湿感冒是三伏天常见问题,预防和缓解可从“避湿、清暑、化湿”入手,避免“冷热交替”、保持环境干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