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社区服务忙碌的身影中,不乏年轻的面孔,26岁的青山区富强路街道办事处社区民生志愿者刘天娇就是其中一位。
2022年,她从内蒙古财经大学毕业,在经历了一段迷茫期后,通过社区民生志愿者服务计划来到基层工作。“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逐步掌握了倾听与沟通的技巧,锻炼了统筹协调能力,提升了个人技能,为下一步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刘天娇说。目前,像她这样的社区民生志愿者,每月可以享受到3650元补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乎经济大局与万家冷暖。为守牢稳住就业基本盘,市财政局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大资源统筹力度。截至4月底,拨付各类就业补助资金2.97亿元,同比增长6.5%,重点用于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全市累计支出各类就业资金1.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在基层一线,像刘天娇这样通过相关就业项目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不在少数。
据市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格丽娃介绍,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落实青年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就业见习、社区民生志愿者服务计划等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基层就业空间,引导和鼓励他们在基层干事创业、成长成才。今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就业见习、社区民生志愿者服务计划等项目惠及高校毕业生7954人。
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是守牢兜住民生底线的重要举措。市财政局积极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投入专项资金,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补贴。同时,对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岗位补贴,补贴标准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重点帮扶大龄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
富强路街道办事处公益岗安置人员范俊峰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今年47岁的她因职场受挫及生活压力曾一度陷入迷茫焦虑。而国家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犹如及时雨,帮她解了燃眉之急。“在社区工作不仅离家近,方便照顾好孩子,也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特别是每天能为居民解决各种问题,自己感觉也真正实现了人生价值。”范俊峰说。
为了让群众吃上“技术饭”,端稳“就业碗”,我市还全力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真招实招为就业困难人员畅通渠道、谋划空间。市财政局投入专项资金,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聚焦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开展母婴护理、保健按摩、计算机操作等多领域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人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