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风险约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同本身的风险
合同价格:合同双方应对价格条款进行明确约定,避免因价格不明确而产生纠纷。
结算方式:明确约定结算方式,如分期付款、预付款、货到付款等,以减少因结算问题导致的争议。
合同工期:明确约定项目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以及可能的延期条件和责任。
工程款支付:详细规定工程款的支付方式、时间和条件,确保资金流的顺畅。
洽商单及变更单:对于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变更,应通过正式文件进行记录和确认,避免口头约定带来的不确定性。
其他费用:明确约定其他可能产生的费用及其支付方式,如运输费、保险费、保管费等。
履约过程中的风险
合同条款的法律风险:
提示性条款:法律规定的合同必备条款,如当事人、标的、数量等,需明确约定。
主要条款:根据合同性质和类型确定,如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必须明确约定。
次要义务条款:非法律强制规定的条款,但可能影响合同履行和权利义务,需注意约定。
合同履行风险:
交付时间:明确约定交货时间、地点和方式,避免因交付问题导致纠纷。
交付方式:明确约定交付方式,如快递、自提等,确保货物安全、及时到达。
验收标准:明确约定验收标准和方法,确保货物符合合同要求。
违约责任:明确约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和程度,如违约金、赔偿等。
合同签订风险
合同主体资格:确保合同双方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如营业执照、法人资格等。
合同名称与内容:确保合同名称与内容一致,避免因名称混淆导致纠纷。
合同条款不完备:除了法律规定的必备条款外,还需根据合同内容和业务需要,增添其他相关条款。
合同履行后的风险
变更和解除:明确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程序和责任,确保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